排放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限值要求
實際進出水標準:

處理工藝:格柵+集水井+混合裝置+智能自動凈水裝置
河水經過格柵進行攔除大的顆粒及雜質后,通過引水渠進入泵房集水井;由提升泵將河水泵入(進混合器水壓為≥0.06Mpa)逆流混合裝置,在此由計量泵將聚合氯化鋁及混凝劑等水處理藥劑泵送至逆流混合裝置內,通過裝置內自身結構的剪切、攪拌作用,使藥劑預河水混合均勻,在進入高效全自動凈水裝置內;在此原水首先進入裝置底部的配水區,進行均勻布水,水流速度降低,并緩慢進入高濃度絮凝區,進行徹底的混凝反應,其次在斜管導流區的導流作用下,原水沿斜管傾斜方向往上流動,進入沉降區內,沉積下來的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沿斜管傾斜方向往下滑落,同時滑落的礬花在導流斜管的水力作用下,被推到凈水裝置的排泥斗內;最后通過斜管澄清后的水則由進入過濾室內,并至上而下通過濾層進行過濾,水中的礬花被濾層進一步攔截、過濾。過濾后的清水通過濾頭匯集至裝置底部的清水區,并由連通管返至裝置頂部的清水層。原水在凈水裝置內凈化后流入清水池,然后由變頻供水設備送往用水點。
裝置排泥及反洗排污:高效全自動凈水裝置里沉淀下的泥渣,經排泥系統定時自動排除,排出的泥漿以及過濾反沖洗水接至污泥濃縮池內存儲,上清液作為原水再次進入系統處理,濃縮污泥泵入污泥脫水系統進一步脫水成泥餅后外運處理。
① 排泥:當凈水裝置運行一定時間后,電動閥通過中央控制柜所給信號進行自動排泥一次。(原水濁度低于500mg/L時,排泥周期T=12小時為宜,排泥周期可調)
② 反沖洗排污:污水經過過濾一定時間后,過濾層的阻力逐漸增大,當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時,即開始形成自動反洗,過濾區內存水在上部清水層的靜壓下迅速加速反沖洗,裝置內清水按照正常運行路徑反向返回,當清水經過過濾區時即開始對過濾層進行反沖洗,反洗歷時3—5分鐘后,當清水區水位下降至一定水位時自動停止反沖洗。反洗污水排至排污槽內,并由排污管污泥濃縮池。
原水在凈水裝置內凈化后流入中間水池待用或由水泵送往機械細束過濾器進一步處理,機械細束過濾器主要用于進一步去除河水中的濁度,使出水濁度小于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