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限值
實際進出水標準:

處理工藝: 除渣預處理+破乳氣浮+鐵碳微電解+芬頓氧化+UASB厭氧+缺氧+MBR好氧反應
鐵碳微電解的原理:
當將填料浸入電解質溶液中時,由于Fe和C之間存在1.2V的電極電位差,因而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陽極反應生成大量的Fe2 進入廢水,進而氧化成Fe3,形成具有較高吸附絮凝活性的絮凝劑。陰極反應產生大量新生態的[H]和[O],在偏酸性的條件下,這些活性成分均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有機大分子發生斷鏈降解,從而消除了有機物尤其是印染廢水的度,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度。工作原理基于電化學,氧化—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
鐵碳微電解/芬頓強氧化聯合處理工藝:
鐵碳微電解與芬頓聯用工藝,相對于微電解,更能夠有效的去除成分復雜的廢水特別是對CODCr、脫色、可生化性有著更為明顯的優勢。相比對于Fenton試劑投加Fe2 ,不僅節約藥劑成本,并且達到了以廢治廢悼的?!?br /> 微電解-Fenton聯用工藝是處理/預處理高濃度廢水理想的工藝,該工藝用于高鹽、高濃度、難降解、高度、氣味大、難生化廢水的處理。
MBR 原理:
首先通過活性污泥來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然后采用膜將凈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進行固液分離。
中空纖維膜絲為管狀,管壁上有微孔,能夠截留住活性污泥以及絕大多數的懸浮物,出水清澈透明。為使膜能夠長期連續穩定的運行,在膜的下方要進行一定量的曝氣,這樣,既滿足生物需氧量,又使膜絲不斷抖動,防止活性污泥附著在膜的表面造成污染。
MBR 具有以下主要優點:
1.出水水質優質穩定,剩余污泥產量少。該工藝可以在高容積負荷、低污泥負荷下運行,剩余污泥產量低(理論上可以實現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處理費用。
2.占地面積小,不受設置場合限制。
3.生物反應器內能維持高濃度的微生物量,處理裝置容積負荷高,占地面積大大節??;該工藝流程簡單、結構緊湊、占地面積省,不受設置場所限制,適合于任何場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可去除氨氮及難降解有機物。
4.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應器內,從而有利于增殖緩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的截留生長,系統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同時,可增長一些難降解的有機物在系統中的水力停留時間,有利于難降解有機物降解效率的提高。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實現自動控制。
5.該工藝實現了水力停留時間(HRT)與污泥停留時間(SRT)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更加靈活穩定,是污水處理中容易實現裝備化的新技術,可實現微機自動控制,從而使操作管理更為方便。